一、水泵汽蚀现象的定义
汽蚀现象,又称空蚀或气蚀,是水泵在运行过程中,由于某些原因使得泵内某处压力低于该液体温度下的饱和汽化压力,导致部分液体汽化形成气泡。这些气泡随液流进入高压区后迅速破灭,产生高频、高冲击的水力冲击,对泵内部件,特别是叶轮和金属表面造成剥落和破坏的现象。
二、水泵汽蚀现象的产生原因
1、被输送介质温度过高:当输送的液体温度过高时,其饱和汽化压力相应提高,使得在较低压力下液体更容易汽化形成气泡。2、水池液位过低:水池液位过低会导致泵吸入时吸入空气,增加泵内气泡的产生。特别是在液位波动较大或泵吸入口设计不合理时,更易发生汽蚀。
3、泵的安装高度过高:离心水泵的安装高度增加会直接导致泵入口处的压力降低,使得该处液体更容易汽化。当泵的有效汽蚀余量小于必需汽蚀余量时,就会发生汽蚀。
4、流速和吸入管路阻力过大:流速过高或吸入管路上的阻力过大,都会增加泵入口处的压力损失,降低该处的压力,从而引发汽蚀。
5、吸入管道密封不良:吸入管道或压兰密封不好,会导致空气进入泵内,与液体混合后形成气泡,进而引发汽蚀。
6、流量过大,出口阀门开得过大:当泵的流量过大,且出口阀门开得过大时,会导致泵内流速过快,压力分布不均,进而产生气泡并引发汽蚀。
7、大气压影响:泵安装所在地区的大气压较低时,也会使得泵入口处的绝对压力降低,增加汽蚀的风险。